今年春节期间,团妹特意整理了一份旅游攻略,带您领略福建的多个古村名镇,每一个都有其独特的韵味,不仅拥有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,还见证着当地的历史,保留着浓厚的文化底蕴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客家“赶圩”日
循环往复热闹非凡
集市开市的日子约定俗成,客家人称为“圩日”或“圩天”,通常三天或五天为一市,循环往复。通贤镇的集市以五天为一轮,遵循的是逢“一六”圩。
圩日的前一天叫“圩上日”,商贩会在这一天提前摆摊设点,为买卖做准备。第二天,周围村落的人们赶赴圩场交易,这被称为“赶圩”。客家人将人流量大,交易量多的圩市叫作“老虎圩”,而客流稀少、交易量小的圩市,则被称为“黄擦圩”。
传承红色基因 演奏客家之声才溪区因在扩大红军、发展经济等方面的突出表现,被誉为“中央苏区模范区”。
为铭记红色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,在通贤镇老年人活动中心,人们用传统乐器演奏“十番音乐”。十番音乐之所以称为“十番”,是因为演奏时须使用二胡、椰胡、竹笛、唢呐等管弦乐器,以及堂鼓、堂锣等打击乐器,总共十余件,故又有“客家十欢”“打十般”“吹五对”等名称。
2006年,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吕秋心
福建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
它最大的特点,是不断地吸收融汇了当地汉剧、采茶剧、木偶戏音乐、甚至宗教音乐,来充实丰富自己,具有热烈、优雅、抒情、悦耳、祥和、喜庆等特点,主要用于迎神赛会、重大节日和婚假喜庆等活动。
关键词 传统乐器 打击乐器 田园风光 红色历史 旅游攻略 发展经济 宗教音乐 迎神赛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 约定俗成 2014年 2006年